2025年,15350亿元中央资金(含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资金与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下达完毕。这笔资金不仅覆盖生态修复、交通基建、农业、教育等多个领域,更以“双轮驱动、区域差异化、智慧化标配”三大特征,为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注入强劲动力,其中地下管网作为城市“生命线”,成为资金支持的核心领域之一。
01 1.535万亿资金:“硬基建”与“软机制”双轮发力
(一)8000亿“两重”建设:覆盖1459个项目,兼顾“建”与“改”
硬投资:聚焦长江流域生态修复、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实体项目,其中城市地下管网改造获超14万公里指标,成为基建核心。
软建设:推出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包括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建立城市地下管网运维机制、完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探索“风电光伏+治沙”新模式等,以机制创新推动项目落地。
(二)7350亿中央预算内投资:覆盖八大领域,强化民生与安全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排水防涝能力提升、污水提质增效;
城乡供水一体化、供热与燃气管网改造及智慧化升级等。
这些项目既着眼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也注重通过智慧化技术提升运行效率。
02 地下管网资金支持:区域差异显著,西藏可获全额补助
地下管网作为资金倾斜的重点领域,其支持比例按区域、项目类型精准划分,体现“因地制宜”原则:
此外,超长期国债对地下管网的补助比例与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一致,具体可咨询地方发改委。
03 地方落地案例:多省份推进管网改造,聚焦民生痛点
全国31个省(区、市)已陆续发布地下管网相关项目及资金政策,部分省份进展如下:
云南:“十四五”以来累计争取资金402.21亿元,支持577个项目,当前50个地下管网项目获国家支持,重点解决燃气、排水、供水管网老化、内涝、漏损等问题。
广西:2025年获中央预算内基建提前批资金29.12亿元,其中6.46亿元专项用于城市地下管网建设,聚焦防洪排涝管网更新,提升暴雨灾害应对能力。
内蒙古:获中央城市管网及污水处理补助资金7500万元,专项支持城市更新行动,要求资金于2025年8月20日前落实到具体项目并加速实施。
陕西:省级重点项目中616个涉及地下管网,总投资达2.87万亿元,重点投向燃气、雨污水管道老化改造。
04 资金申报指南:持续支持下的关键注意事项
尽管2025年“两重”及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下达,但地下管网作为持续性投资领域,来年仍有资金支持机会。申报需注意:
项目纳入方案:需纳入地方《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未来5年拟实施项目需全部纳入,这是获取中央资金的重要依据。
开工条件优先:优先支持已开工或年内可开工项目,资金不得用于主干道、综合管廊等与小区无关的基建。
投资规模要求:单个项目申请资金不低于500万元(建议3000-5000万元),鼓励统筹谋划同类项目,避免“小而散”。
手续齐全:需按大纲编写资金申请报告,配备可研批复、前期手续证明、地方建设资金到位承诺等材料。
小结
此次1.535万亿元中央资金的落地,既是对城市基础设施短板的精准补齐,也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智慧化治理的前瞻布局。随着地下管网等“生命线”工程的推进,城市安全韧性与民生福祉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万亿市场空间。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城投公司及金融机构的相关人员,需深入领会城市更新的政策内涵,把握更新领域的发展机遇,合理运用资金支持,严格把控项目评审要点,共同推动城市更新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贡献力量。
在此背景下,如何精准把握城市更新的市场机遇,探索科学合理的城市更新实施路径,并创新投融资模式以保障项目顺利落地,已成为各级政府、企业及金融机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025第十二届中国(成都)国际管网展览会将于11月26-28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作为一场集展示、交流、合作于一体的行业盛会,成都管网展将为全行业带来新的商机和合作机会。届时,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确保您参展、参会、参观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获得满意的体验和收获。
让我们一同开启管网领域的新征程,共同谱写成功的商业篇章!期待您的莅临!活动咨询与报名方式:联系电话:徐斌:1773671827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世纪城路1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