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光明管理局组织的以“解读海绵城市 感受智慧空间”为主题的第49个“世界地球日”活动正式启动。30个义工志愿者家庭的家长和小朋友齐聚光明城市展示馆,参观光明新区城市规划和凤凰城“海绵城市”项目,学习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此次“世界地球日”活动共设3个环节,包括参观光明新区城市展示馆、听一堂“海绵城市”解读课以及观摩凤凰城“海绵城市”项目。
展馆“科技感”十足引关注
走进光明新区城市展示馆,两面绿色生态墙最先“闯入”大家的视线。在展厅中心荧幕前,身着义工服的义工志愿者有序排成了3列,一边目不转睛地观看宣传短片,一边等待着讲解员的到来。
这些义工志愿者大都是学生,年龄10岁~12岁不等。光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组织的30个优秀义工志愿者家庭均爱好摄影、写作。希望通过活动,让这些爱心志愿者感知城市的变化、城市的智慧,了解“海绵城市”建设,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意识,增强对城市发展的信念、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
“光明新区城市展示馆于2016年5月开工建设,展示板块设定为八个单元,分别为印象光明、光明概况、城市发展、产业发展、改革创新、民生事业、基层党建和未来光明。”简单介绍了光明新区和展馆概况后,讲解员招手示意大家跟上,前往每一展示区域参观。
展示区域大都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表现,同时结合了多媒体及3D演示、沙盘模型,整个展馆“科技感”十足。多位义工志愿者随身携带了照相机或纸笔,在自己感兴趣的展示内容前驻足,不时地拍照、记录。
没走多久,不远处的“水帘洞”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无数淡蓝色雨滴连续不断滴落下来,如小瀑布一般。大家走近发现,原来这是视频播放区。就在短片观看一半之时,只见讲解员示意义工志愿者们对着荧幕挥手。现场一位负责人说:“这处展示区特别之处在于,它使用的是3D技术模拟实景,且观众可隔空挥手互动。”
“海绵城市”解读课堂开讲
一幅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图片、一段段饱含深意的短片,使义工志愿者对光明新区的发展历史和最新规划有了全方位了解。而“海绵城市”解读课堂的开讲和“海绵城市”项目的观摩,更让大家加深学习了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汤伟真给义工志愿者们详细讲解了“海绵城市”的由来以及建设“海绵城市”具体措施。“‘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汤伟真介绍:“光明新区自2007年建区以来目标是打造‘绿色生态新城’,建设‘海绵城市’是与其发展理念一致的;从具体措施上来说,光明新区属于后发建设地区,通过建设‘海绵城市’这种模式,在城市开发中融入生态保护理念,减少了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的破坏。”
在知识问答环节,小义工们积极踊跃举手回答,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我心目中的‘海绵城市’是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雨水收集起来种花植树。保护水资源,多宣传‘海绵城市’知识,这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一位小义工说。
带着孩子一同来参加活动的陈女士说,听完解读课后,她们了解了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如何运作,如何更高效利用身边水资源,真切感受到建设“海绵城市”需要每一位市民共同努力。
活动最后,大家紧跟讲解员步伐,走进光明凤凰城“海绵城市”项目,现场观摩“海绵城市”项目排水、雨水收集等功能操作,进一步了解城市精细化管理。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世纪城路1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