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合肥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建成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系统,助力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这一城市安全管理科学创新成果被总结为“清华方案·合肥模式”,已在深圳、成都、武汉等全国多个城市和新加坡、多米尼加等1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

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

前不久,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预警了一起因施工作业导致的供水泄漏三级风险事件,地点在蜀山区金寨路与南二环交口附近,周边道路人流量较大,属于人员较为密集场所,长期暗漏可能会导致路面塌陷,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合肥供水集团立即响应险情,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现场及时完成险情处置,将一次可能的安全事故消弭于无形。

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电力、综合管廊、输油管线、桥梁等,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生命线”。

在网络空间搭建起一套城市生命线的系统,每一座桥梁、每一条管道、每一处地下管网相邻空间都一一对应,城市的血脉运行尽收眼里,相当于全天候对城市生命体进行健康体检。在合肥,这些场景逐步成为现实。

织密城市安全防护网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的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燃气、供水、桥梁等设施的监测数据在屏幕上实时更新,借助“红、橙、黄、蓝”四色等级安全风险分布图,全市重要基础设施的隐患点清晰可辨。


清华合肥院(一期)全景图

以燃气管道监测为例,研究院科研宣传员刘磊调出淮河路步行街区域进行介绍,每隔15米就有一个燃气管网监测点,对燃气安全进行感知、预测、预警。7月下旬,庐阳区环城西路西平门桥往北路段,监测中心预警到一起燃气泄漏扩散至周边通信井的二级燃气泄漏风险事件。经排查,该泄漏系因老旧铸铁管网连接处螺栓松动导致,周边有多个重要危险源和防护目标,在市城建局的指导下,合肥燃气集团及时响应并完成了警情处置工作。

据公开报道,合肥市城市生命线从一期5座桥梁、27公里管线扩展到二期51座桥梁、2100多公里管线,再到完成燃气高风险区域监测预警全覆盖和四县一市城市生命线建设。截至目前,合肥已累计布设前端感知设备约8.5万套,覆盖137座桥梁、7316公里管线,建立50多个智能化预警模型,涵盖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综合管廊等领域可视化平合,实现各类型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行状态透彻感知、智慧分析、精准处置。

研究院的技术人员介绍,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通过前端传感器实现精准感知、精准分析、精准推送,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立体呈现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行“一张图”。

安全哨兵精准守护

一旦报警声响起,就意味着城市安全可能受到威胁。

“通过7*24小时监测值守和数据分析,成功预警燃气管网泄漏可能引发燃爆险情360起,监测到沼气浓度超标报警6311起;供水管网泄漏117起,管网运行异常42起;超过75t的重型车辆超载事件31959起,车辆撞击、桥面重车堵塞等突发事件42起;热力管网疏水阀运行异常15处;排水管网监测排水管网运行异常41处,内涝积水预警13处。”监测中心李旋介绍,通过各相关部门高效联动,均及时完成所有风险警情处置工作。

城市生命线的运行,有效保障了监测范围内135座桥梁、5005.67公里燃气管网及相邻地下空间、1483.93公里供水管网、201.5公里热力管网、847.5公里排水管网、14公里中水管网、58公里的综合管廊的运行安全。

通过整体监测、动态体检、早期预警和高效应对,较系统应用前,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下降60%、风险排查效率提高70%,实现了城市安全运行管理“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理向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根本转变,有效发挥拱卫城市安全的科技“哨兵”作用。

2023年5月11日,住建部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现场会,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并明确在全国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2024中国(武汉)国际管网展览会火热报名中!

参展报名方式
 1  电话报名
     联系管网展项目组:
     17325670762
 2  微信报名

扫码在线预定展位

       3  网站报名
          登录官方网站www.dxguanxian.org
          点击【我要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