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际管网展览会官方网站!
距离展会开幕还有

管线的地下“房子”是什么样?探秘成都城市地下管廊生命线

4月12日下午,成都市城管委组织“探秘城市地下生命线”开放日活动,记者走进成都市雅州路地下综合管廊,一探究竟。

走进管线的地下“房子”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可以理解为将市政管线存放在地下的一个个“房子”里,这些“房子”保护着各种管线,源源不断向城市的每个角落输送着水电热等能源,确保城市正常运转。

在成都当天出大太阳,室外温度达到30度的情况下。下午2点半,一走进地下5米深的管廊,就感觉到阵阵凉意,管廊里的温度在20度左右,这里常年保持着冬暖夏凉。

管廊内空间较大,有一层楼的高度,宽度是5米4,高度在3米至5米之间。在这里,一辆小型巡检车辆可以自由通过,是成都目前唯一可通行车辆的管廊。

管廊隧道两侧的墙壁上有一排排架子,这是给管道搭好的“床位”,里面排列着一排排的管线,有自来水管道,有通讯线缆,还有电线等。管廊顶上有视频摄像头,还排列着很多干粉灭火器,以及传感器,电灯等设备。

成都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现场说道,“我们每天都有巡检人员在管廊内进行巡查,如检查自动灭火器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检查入廊管线信息是否完整,检查配电箱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等,发现故障就立即安排检修。我们的综合管廊巡检工作并不轻松,巡检人员不仅要懂专业技术,还需要有良好的体能。”

成都市雅州路综合管廊总长约3公里,建设结合了天府公园地下停车场、人防空间,全面统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是天府新区纳入国家综合管廊试点项目之一,内设车行检修通道,是新区乃至全国单舱断面最大的管廊之一。

机器人智能巡检地下管廊

管廊内的地面上,有一个小汽车模样的机器人,在管廊内向前行驶,不时转动上面的探头。

成都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管中心运维科张亘介绍说:“这是智能巡检机器人,已经在雅州路综合管廊开展了试点应用,比如管廊病害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自动报警等,可以通过机器人巡检来实现,进一步提高了巡检效率。”

在天府新区雅州路综合管廊开展智能巡检技术试点应用,将综合管廊与智能巡检机器人相结合,通过大数据、图像识别、IOT等技术融合,逐步代替人工巡检,实现管廊病害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自动报警等功能。

走在管廊内,记者看到里面安设有大量的物联网设备,如氧气探测器、温湿度探测器、声光报警器等设备。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它们可以监测氧气含量、温湿度、硫化氢浓度、甲烷浓度等环境质量参数,如果发现液位超限、氧气含量偏低、火灾烟雾等异常情况,会自动启动排水、通风、消防等设备进行自动处置,并发送报警信息通知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地下管廊和城市井盖有什么关系吗?成都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管中心运维科张亘说:“路面上有很多井盖,叫检查井,可能每种管线都有检查井,那个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穿线,比如说有通信电缆,留个空线才能穿过去。有了管廊以后,各种管线集中了,设置的井盖数量就大大减少了。管廊也有井盖,主要是用来逃生,叫逃生井盖,随着爬梯,爬到设备夹层,再从井盖逃生。”

成都已建成投运管廊约100公里
记者从成都市城管委获悉,成都自2016年成为国家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以来,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及管理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根据成都市正在修编的《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35 年)》,计划到2035年,成都将建成管廊约1000公里。
截至目前,成都在建管廊约180公里,建成投运管廊约100公里。预计到2025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管廊将达到约200公里。
成都市级层面为“建管分离”管理体制。成都市住建局负责管廊规划、建设工作,成都市城管委负责管廊运营维护的行业管理工作。
据成都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管中心介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生命线”,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作为地下设施,也存在着空间受限、空气不流通等不利于人工长时间作业的问题。因此,未来管廊管理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无人化的管理模式、智慧化的管理手段。
来源: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