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宜昌城区,处处可见到施工“围挡”。5月18日,记者到宜昌采访时了解到,自去年3月以来,该市谋划实施宜昌市主城区污水厂网、生态水网共建项目二期PPP项目,计划近5年投资38.99亿元,实施五大子项目,包括对城区13个片区约900公里现有地下管道检测和清淤、“一江两岸”污水厂网新建和改扩建、宜昌城区(点军区段)长江岸坡生态治理等。工程完工后,将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基本实现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大幅削减雨季溢流污染,显著提高污水系统处理效能,构建滨江生态廊道,兼顾内涝治理,解决主城区重点内涝痛点。

开工,不停歇

长长短短的钢筋,大大小小的管道,布满了物料堆场。江景二街片区清污分流改造项目现场,地面上工人正在焊接,井下机械正在施工。井旁,晾晒着开挖的土方,覆盖有防尘膜,还有盛放泥浆的巨型方舱。据介绍,完工后,这些泥土将回填。

这是一口汇集井,深8米、直径7.6米,将多方的汇集来水输往下一站。目前,离地表近的两处井已打通,最深处的一处管道正在顶进。

“现在是机械顶进。”顺着手指的方向,只见两个液压千斤顶正顶着直径1米多的钢筒前进。“正常情况下一天可顶进8到10米。”据介绍,过去城市换新,地下管道由人工挖掘推进,进度慢不说,因地下因素复杂、作业面狭窄,易突发事故,且难以救援。改用机械顶管施工后,安全性大大提高。

“机械施工,一旦开工就不能停。”据介绍,顶进过程中,会扰动土层,一旦停工,土壤会抱死管道,增加施工难度。

“高峰时有1200多人,现在只有400多人。”施工方介绍。机械化施工,大大降低了人工数量。

拿出绣花功夫施工

“宜昌市建在山地上,山上汇水经过城区入江,落实长江大保护精神,对雨污分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宜昌市城建项目管理中心工程科科长王磊介绍,宜昌城区“年龄”最大的地下管网已年逾古稀,年久失修,淤泥沉积,一些地方经常爆管,加上混接错搭,造成雨污合流,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宜昌市利用PPP模式,引进联合体社会资本方:长江环保集团、三峡绿色发展公司、中国一冶、中铁建大桥局、长江设计公司、三峡生态等组建联合体,成立宜昌三峡二期水环境综合治理有限公司,开始对城市地下主管网“疏通血脉”“再造血脉”。五大子项目计划5年建成,再交由宜昌三峡二期水环境综合治理有限公司运营25年。

“城市两网项目,属公益类项目,公司实行微利保本运营,不足部分,将由地方财政补贴。”宜昌三峡二期水环境综合治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聂菲介绍,“联合体成员大都是央企公司,三峡集团以前是建大坝的,没想到这个家门口的小工程,第一天就出师不利。”

原来,去年“十一”后,施工方在夷陵路上打围,准备挖井,正好是周一上午出行高峰。因为现场封路,给群众出行造成极大不便,最终当天中午只得全部拆除。

此后,施工方与交通、城管等多部门不断研究细化、调整方案,修便道,优化施工工艺,占道精确到厘米,直到今年3月26日,才成功打围,在原地腾出两条便道,再也没有堵死道路。“给周边居民公开承诺6月26日拆围。”聂菲表示,“将拿出绣花功夫,5年任务力争3年完成”,尽最大努力减少施工扰民,同时也请市民理解施工带来的阵痛。“城市建设施工,就如同居民家里装修一样。只有忍受装修带来的不便,才能住上美好的新家。”

在宜昌东站的一处景观带,王磊介绍,此处刚刚完工的下水道改扩建工程,已经历了两场暴雨的考验,过去的积水区没有积水了。另据介绍,项目开工至今,已累计完成投资约4.5亿元,现状管道检测清淤完成工程量的八成,葛洲坝码头截污完成工程量的85%,江景二街片区清污分流改造完成工程量的64%,其余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来源:中国网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