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错综复杂的各类地下管线中,供水管线是最容易出事的一个。
近日,青海西宁坍塌的路面吞掉了公交车的半个车头。截至1月14日晚,已经造成了9人死亡17人受伤,另有1人失踪。
近来,路面塌陷的新闻格外频繁。5月28日,青岛地铁4号线沙子口静沙区间施工段路面塌陷。12月1日,广州十一号线沙河站施工区域出现路面塌陷,3人掉入坑内。
在人们的认知中,路面坍塌就是重物碾压的结果,没错,这是表面就能看到的原因。在学者对城市路面坍塌地点的统计中,机动车道远多于非机动车道。拉货的大卡车、超载的大客车、这次掉进去的公交车,都会施加外力给脆弱的路面,造成塌陷。
然而,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不为人知:地下管线引起的地面塌陷。西宁的现场视频可以看到,路面塌陷后,坑下有一个管道在汩汩喷射出水流,怀疑是管线泄漏。
在学者对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全国城市路面塌陷成因的统计中,水力管线因素占比远超其他因素。曲曲绕绕的管线比大张旗鼓的地铁施工引起的地面塌陷还要多。
我们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隐藏在地下的“噬人兽”。
地下管线如何作妖?
地下管线就像一头兽,每天被投喂城市的水电和煤气,大部分时候都温顺地潜伏在暗影里。只有突然发怒的时候,地上的人们才会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泄露是最大的问题,2018年10月到2019年9月,一年的时间,全国地下管线有近一半事故都是泄露。
第二大问题就是管线引起的地面塌陷。一年里发生了142起。
这两大问题,其实是相衔的。有些地下管线的泄露会引起地面塌陷。
为什么呢?
地下管线怎么就导致塌陷了?
划重点:水。
城市里,地下管线的工作环境很残酷,被地下的腐蚀性介质侵蚀、被树根挤压,很容易破损断裂。
尤其是热力管道和供水管道这样的有压管道。当管线泄露时,水在压力作用下,对土壤形成强烈渗流,冲刷带走土壤颗粒,形成了地下空洞。
而搭设管道时回填的土壤,往往比原基质更松散,更容易被水冲走而变空。
地下空了,地上有重物碾压时,就容易发生塌陷。
事实上,在错综复杂的各类地下管线中,供水管线是最容易出事的一个。
哪里的地下管线容易导致塌陷?
多数城市路面坍塌都和水有关。
在水系密布的南方,雨季的强降雨引发的路面坍塌远多于北方。
而说到因为地下供水管线引起的路面坍塌,北方常年站排头。
2018年10月到2019年9月,山东和河南的地下管线引起的路面塌陷全国最多,把其他地区甩在后面。
塌陷能有多深?
城市路面塌陷有多深,影响着伤亡情况和救援难度。
统计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城市路面塌陷典型案例,可以发现,各城市路面的坍塌范围和深度差别很大。
有的路面塌下了100平方米的口子,也有塌陷范围不足1平方米的。但相同的是,它们地下空洞的面积远远大于地表的口子,像这次的西宁路面坍塌,一次坍塌后,又沿着口子继续塌下去了一块。
有的深度高达8米,相当于3楼楼房的高度,也有不到半米的。通常,由管线破损引起的坍塌,深度在管线埋深范围内。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给城市化进程输送着血液。
以北京为例,近20年来,北京城市地下管线数量增加了近10倍。如今,在北京城地下,有大约长351km的供热管道、9981km的自来水管道、7164km的天然气管道、194km的煤气管道,2909km的污水管道。
地下管线密织,导致的路面塌陷也呈高发态势,但有序管理地下管线,是个挑战。
不像产权清晰的楼宇,地下管线的权属复杂,往往涉及三四十个产权单位,且线路资料老旧不清。马路常被迫“开膛破肚”查看线路,出现难看的“城市拉链”。
为此,我国早在2014年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力争用5年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将管网漏失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显著降低管网事故率,避免重大事故。到今年正好完成。
如今,地下管线探测仪被普遍应用,能在不破坏地面覆土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探测出地下管线的位置、走向、深度及破损处,使预防管线泄漏引起的路面塌陷,变得更容易了。
来源:《新京报》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世纪城路1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