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际管网展览会官方网站!
距离展会开幕还有

绍兴市利用大数据技术破解供水漏损控制难题 引领行业发展

  供水管网漏损率是综合反映一个供水企业、一个水务行业的重要指标。埋在地下的供水管网如出现漏水,传统做法靠人工排查,不仅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效果也不明显。近年来,绍兴市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管网仿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率先在行业内构建起“用数据管理、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决策”的智慧水务体系,实现了精准高效控漏,管网漏损率连续十多年控制在5%以下,每年可节水近10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西湖”水量,成为全国行业管理中的典范,被誉为“绍兴品牌”。大数据视角下的绍兴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主要有四大特点:


 一是 基于数字技术的“一张图”管理。

  组建专门的管网普查技术小组,利用地理信息(GIS)和全球定位(GPS)技术,在确保完成新建、改建管网动态更新的前提下,按计划开展旧管网普查,全部录入管网GIS数据库。通过连续多年的数据更新和维护,建立起完善的“三维立体式”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涵盖了从用户水表到出厂流量计的全部管网和阀门、消火栓、排放口等供水附属设施以及40余万用户水表信息,实现数据覆盖率100%、准确率99%以上,进一步摸清了“家底”、建全了“家谱”。


 二是 基于分区计量的“一张网”监测。

  利用分区计量理念,将城市整个供水区域分划成5个计量大区、38个计量小区、1095只小区总考核和15500只单元考核表,建立“公司、分公司、片区、支线、户表”为计量结点的五级分区计量管理系统,实现分区监控、分区控压、分区预警。在此基础上,引进漏水预警技术,建立基于DMA的分区渗漏预警系统,对管网的重要节点及薄弱环节实时监测,大大缩短了人工检漏周期,并可及时发现小漏点,避免小漏酿成大漏,引发爆管事故。


 三是 基于水力模型的“全仿真”评估。

  管网建模是管网漏损智能化控制的基础。在已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调度SCADA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并多次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精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水力模型的应用,不仅可以全面了解、科学评估管网的运行状况,而且为管网爆漏精准定位、降低管网漏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发生突发性爆管事故时,利用水力模型智能化联动分析,可立即缩小范围锁定爆管区域,使抢修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使处置更高效、抢修更迅捷、漏水损失更低。


 四是 基于互联网的“全动态”管控。

  将现有八大信息系统中的生产运营数据进行融合,有效打破“信息孤岛”,运用大数据分析及互联网技术,实现流程再造,在“一张图”、“一张表”上即可展示供水管网全部运行信息。在平常的巡视、检漏、抢修工作中,现场人员只需随身携带装有“智慧水务”APP的手机,无需再靠记忆进行巡检、检漏和抢修,查找漏点的精确率和抢修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鉴于绍兴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技术的先进性和示范性,该项目被国家住建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先后参与《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等国家级行业规范的编写。成立了全国首家漏损控制实训基地,中规院城镇水务与工程院科研实践基地、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城镇供水节水现场教学基地等相继落户绍兴,面向全国供水行业加强节水项目合作,更大幅度进行绍兴智慧水务模式的复制推广。目前已在省内湖州、嘉兴,广东惠州,新疆乌鲁木齐,吉林辽源、舒兰等地开展项目合作,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国家节水战略实施和行业发展贡献“绍兴智慧”。


 绍兴市公用事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