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数据资源局了解到,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自2017年运行以来,全市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下降60%,风险排查效率提高了70%,有效保障监测范围内的桥梁、供水、排水、燃气及热力管线等的安全运行。

自2015年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后,合肥建立了各类地下管线及附属设施数据库,初步构建了地下空间数据资源中心,实现了地下管线数据采集、“互联网+”移动巡检、数据共享应用和档案资料归档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城市运行风险可视化、保障主动化。

“合肥市有重要桥梁224座、地下管线总长近3万公里。以前,这些城市基础设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主要依靠传统的人工检测手段,很难快速、精准发现。”城市生命线安全科技中心主任沈迎春说,城市生命线建成后,依托遍布路面、桥梁、地下管网的5万多套传感设备实时监测,实现了城市安全运行管理“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置向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截至目前,监测中心平均每月有效报警92.8起,平均每天处理数据100多亿条;通过实时监测报警和数据分析成功预警燃气管网泄漏可能引发燃爆险情265起,监测到沼气浓度超标5407起,供水管网泄漏87起,超过75吨的重型车辆超载事件18782起。

据市数据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应急管理部高度肯定合肥城市生命线形成的工程科技与管理科学创新成果,将其总结为“清华方案·合肥模式”,并在全国50多个城市推广应用。

来源:合肥在线-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