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在水体,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网,已是业内共识。水环境综合整治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没有完善的污水收集网络,便不可能有效收集污水,更难将城市污水治理好。价格机制改革,已被写入“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文件,释放出积极信号。《规划》提出,完善价格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形成可持续的建设经营模式在长江沿线试点城市,部分企业为水环境治理开出“新药方”——构建城区供水排水、管网建设、防洪防涝、排污治污综合体系,以特许经营方式盘活政府存量资产,推进水务系统变九龙治水为一龙管水。水环境治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子工程”必然要转向“里子工程”,排水管网建设是绕不开的环节。伴随管网攻坚战的推进,污水治理领域将迎来重要变革,城市水环境治理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4月,均河流水潺潺,两岸绿意盎然,河中几座小喷泉正在水面“绽放”。走近能看到,喷泉下方设有曝气机,促进上下层水体混合,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多年前,这里是另一番样貌。这条位于安徽六安城区的内河,曾经是黑臭水体。经过管网溯源,污染源被切断,黑臭污泥得到清理,河道周围种上绿植,河水化“浊”为“清”。排水管网,既是黑臭水体治理的核心,亦是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滞后,存在老化、雨污合流、混搭漏接、污水直排等问题,导致治理黑臭水体像钟摆一样反复出现。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重庆、江苏宜兴、安徽六安、湖北武汉等城市调研发现,碧水保卫战不断向纵深推进,污水管网建设成为破解城市污水治理的治本之策,探索管网商业模式、破解探测技术之困、实现系统化治水,是打好这场攻坚战的题眼。
2022年10月,生态环境部在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共排查出了6万多个排污口,为地方掌握数据的30倍,揭开了水体黑臭、地下水污染的最大病灶。
黑臭在水体,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网,已是业内共识。水环境综合整治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没有完善的污水收集网络,便不可能有效收集污水,更难将城市污水治理好。
“只是就水治水,黑臭水体将很快反弹,根子要治理好管网。”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殿常说,团队在部分沿江城市调研发现,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不到50%,意味着很多污水通过各种方式跑冒滴漏。
过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普遍“重地上、轻地下”,管网建设存在偷工减料、缺少维护、管理落后等问题。这让城市污水处理末端环节——污水处理厂,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摆设”。
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介绍,有的城市管网收集的不是污水,而是雨水、地下水。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很低,几乎不处理都基本达标了。
“相当于低浓度污水在厂里转了一圈又出去了,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王殿常说,提升污水收集效能,核心在于管网的配套建设。
第十一届国际管网展览会于11月13-15日在武汉博览中心举办,感兴趣的可以加小编微信咨询:1773671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