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立足建设发展新理念,创新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模式,在建章立制、标准编制、全面普查、平台建设、动态更新、信息利用、规范建设、实时监测、管廊试点等领域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合肥经验”。全市地下管线监管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获2019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并承担国家住建部课题研究,国家住建部向全国推广借鉴。多次受邀向全省、全国介绍“合肥经验”,国内30余个城市前来交流学习。
一、强化顶层设计,夯实工作基础
(一)健全管理机构,实施专业管理。成立了合肥市地下管网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负责全市地下管线建设统筹管理;各县(市)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地下管线的建设管理工作;各管线产权(管理)单位确定的责任部门负责自管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形成了标准统一、行业负责、分级管理、权责对等的运行机制。
(二)建立规章制度,实施规范管理。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推动地下管线建设管理顺利开展,并逐步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出台《合肥市地下管线条例》,固化“合肥经验”并形成长效机制;按照“条例全面管总、细则具体操作”原则,实施《合肥市地下管线条例实施细则》,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及地下空间利用有了法制保障。
(三)制定技术标准,实施科学管理。组织编制《合肥市城市地下管线数据技术导则》《安徽省地下管线测绘技术规程》等,统一全市地下管线技术标准,为地下管线和地下空间建设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主编国家团体标准《地下管线核验测量与竣工测量技术规程》,带动全国地下管线竣工测量与动态更新工作。
二、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实现管线数据信息化管理
(一)开展普查,摸清管线家底。一次性完成市政道路下各类地下管线、市政地下空间属性信息普查,普查面积493平方公里,管线总长度3.1万公里,地铁隧道89.2公里、车站47座,人防坑道4.3公里,地下管廊36.4公里,建立了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初步构建了地下空间数据资源中心。
(二)建成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建成“1+1+1+N”的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地下管线从数据采集到成果应用全过程一网平台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成果应用;利用“互联网+”移动巡检,实现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实时监管,办事效率和监管效率明显提高;与县和区全面共建共享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功能和信息数据,节省平台建设费与平台运维费;一体化管理地下管线信息文档,实现项目资料自动归档。
三、实施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建立管线信息动态更新机制
(一)实施“两管一服”,推动管线竣工测量开展,实现管线信息动态更新。创新实行竣工测量“两管控一服务”并将管线测量费纳入主体工程投资的工作机制(“前端管控”即地下管线工程开工前需签订《竣工测量合同》;“后端管控”即地下管线工程竣工测量资料验收意见作为《建设工程档案合格证》核发要件;“一服务”即建立竣工测量单位定点库供建设单位抽取使用),确保竣工管线信息及时纳入综合数据库,保持数据信息的现势性。
(二)实施绩效考核、第三方检测和信用管理,确保动态更新机制落实和数据质量。严把测量委托关,将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工作纳入市政设施管理绩效考核,加强管理、提升绩效;严把测量成果质量,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地下管线竣工测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跟踪检查管线测量行为和测量质量;加强测量企业信用管理,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城市地下管线竣工测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按季度对竣工测量单位的履约情况、实时跟踪测量、及时上交数据、测量成果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企业信用管理系统。
通过施工审批、工程档案验收、市政设施绩效考核、建立定点单位库、落实测量费用、加强信用管理、定期汇交数据等一系列举措,并实施管线信息日跟踪、周更新管理,保证了我市地下管线数据库的现势性。4年来,市区已开展各类竣工测量管线工程3256项,成果入库2496项,累计管线长度9202公里。
四、规范地下管线建设行为,提高地下管线建设质量
(一)开展综合方案设计审查,严格管线建设源头把控。组织召开有道路建设单位、道路设计单位、管线建设(产权、管理)单位和市直相关部门等参加的管线综合方案设计审查会,审定《管线综合横断面布置图》,兼顾了当前需求并适度超前,使管线设计更合理、地下空间利用更有效;明确了各类管线建设时序,规避施工过程中相互影响。同时,《管线综合横断面布置图》作为管线综合初步设计编制、规划许可证办理和建设许可证办理的依据,增强管线施工的可实施性,有效减少城市道路“马路拉链”。
一年来,累计组织召开管线综合方案设计审查会57次,涉及大建设项目125条道路,核发管线综合横断面布置图125份。
(二)办理建设审批手续,严格规范地下管线工程建设行为。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通过调研和会商,将地下管线工程建设许可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施统一管理、分级核发,合肥市地下管线建设从此迈入规范、科学、有序建设的新时期,解决多年来困扰全国地下管线行业性难题。建设许可证的核发,确保地下管线按审查合格的规划设计有序施工,避免造成道路施工混乱和管线损伤,同时提升了城市地下空间集约高效利用水平。
半年来,市县区已为各类管线工程办理建设许可34项,涵盖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多种管线。
五、推广数据成果运用,服务城市规划建设和有序运行
(一)供给数据信息助力城市建设。一是共享数据资源。将管线信息成果查询和应用列入市公共事业服务事项,实现网上申报、网上获取查询成果的一网式服务。截至目前,已为93个单位452个项目提供地下管线信息,累计管线长度121391公里,可节约地下管线探测费约1.4亿元。二是助力城市建设管理。为全市各类建设工程建设、水环境污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等提供基础资料及辅助决策。三是实时查询方便快捷。利用“互联网+”移动查询系统移动巡检客户端,现场查询地下管线。三是减少“马路拉链”。利用地下管线系统数据,为新增用户接驳管线、架空管线入地、老旧管网改造提供信息服务。1年多来,避免30余处市政干道的挖掘施工。四是降低工程施工事故。利用地下管线空间信息,制定施工方案,减少盲目开挖造成的管线事故。五是服务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依托22400公里相关区域的管线数据,建设2300公里主干管线的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增强城市主动式安全保障能力。
(二)多措并举确保数据信息安全。地下管线数据信息资料为国家秘密级事项。通过物理隔绝、专网专用、非线性处理、权限认证、水印加密、有效期控制、签订保密协议、脱密处理、融合天地图、VPN认证等措施,保障管线数据信息使用安全。
六、建设城市综合管廊,提升地下管线管理水平
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能有效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
(一)圆满完成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建设。合肥市地下综合管廊国家试点项目总长度58.32公里,概算总投资54.75亿元。历时3年,试点项目管线入廊和入廊收费超额完成,相关配套政策按时出台。2019年11月,国家住建部、财政部进行综合管廊试点项目最终考核验收绩效评价,我市综合得分位居全国第二批试点城市前列。
(二)积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常态化建设
按照《合肥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积极推进综合管廊常态化建设,地下管线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黑龙江路管廊已经完成初验并投入试运行,北京路管廊即将建成,淮海大道、护城路、习友路3条路管廊已开工建设,大连西路和山海关路2条路管廊已完成招标即将开工,涉及管廊15.36公里,概算投资12.84亿元。
湖北省武汉市鹦鹉大道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