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公共安全成为城市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合肥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建的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城市生命线安全、消防安全及社会化服务、安全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系统化创新成果,并实现规模化产业应用,逐步构建起城市安全管理和风险主动防控的新模式。

走进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的指挥监测大厅,工作人员正在监看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区域内,通过前端感知系统实时传输回来的各类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老城区及省市政务中心的桥梁、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管网等基础设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安全模式分析,从而实现城市生命线管理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置向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根本性转变。

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是合肥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开展这项系统建设,共覆盖51座桥梁、2200多公里各类地下管线、2.5万个高风险点。两年来,合肥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成功预警燃气泄漏可能引发燃爆险情172起、供水泄漏可能引发次生灾害险情57起;成功监测到桥梁重型车辆超载事件4000余起、车撞桥梁等突发事件21起、供热管网运行异常事件9起。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与监测前相比下降60%,风险排查效率提高70%,有效提升了合肥市城市生命线运行安全性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据统计,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为此,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通过线上安全教育云平台、线下安全体验馆等多种形式,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集科普教育、专业培训、实训演练于一体的安全文化教育服务,将“安全+”的理念渗透于各领域、各行业。

自从2016年正式运行以来,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依托清华大学的科技、人才优势和安徽省、合肥市的政策、产业支撑优势,构建公共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体系,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与装备已经在国务院、应急管理部以及全国50多个城市和海外10多个国开展设计规划、实施和转化应用。

眼下,清华合肥院已启动二期,将建设全国消防安全云、工业安全云、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应急技术中心、安全文化教育培训基地,打造公共安全科教基地和研发总部基地,形成国家级公共安全技术创新先导区、公共安全产业发展示范区、公共安全文化培育引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