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城市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由对象、过程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城市向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我国,智慧城市已经上升到国家的经济、科技、战略层面,水务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水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延伸。

“智慧水务”背景概况

智慧水务的本质是一种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行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也可以指符合智慧化特点的一个具体的城市或区域的水务系统。智慧水务是指把新兴的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城市水务综合管理,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自然水和社会水循环系统中,并通过普遍连接形成“感知物联网”,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水务物联网”整合起来,以多源耦合的二元水循环模拟、水资源调控、水务虚拟现实平台等为支撑,完成数字城市水务设施与物理城市水务设施的无缝集成。

依托机制创新,整合共享气象水文、水务环境、市容绿化、建设交通等涉水领域的信息,构建基于数据中心的应用系统,为电子政务、水务业务管理、涉水事务跨行业协调管理、社会公众服务等各个领域及需求提供智能化的支持,从而能以更加精细、动态、灵活、高效的方式对城市水务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达到“智慧水务”的状态。

“智慧水务”建设目标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智慧水务应运而生,那么究竟智慧水务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智慧保障”呢?

1、实现控制自动化:水源地、自来水管网、排水管网、城市生态河湖水系等各类监控对象,建立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水源工程自动化、城乡供水、城市排水工程和生态河湖工程等控制体系,实现水务工程及时、可靠、自动控制;

2、实现管理协同化:面向业务人员,建立联动的协同管理工作体制,在业务和政务管理方面实现统一流程、用户、资源、配置的协作化管理。通过对目标、过程、执行及结果等管理的统一把控,使业务人员的管理更加高效、共享和协同,实现精细化管理;

3、实现决策科学化:面向领导,建立模型,实现多水源多用户水资源联合调度、洪水资源利用、风险管理等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支持。通过信息支撑,以及决策依据、方法及过程的科学化,使得水务局领导的决策更加综合、合理、可行,形成科学化决策;

4、实现服务主动化:面向社会公众,建立涉及水行政、民生的公共服务,提供了解水务的渠道,实现水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通过服务内容、方式、品质及社会交互,使得社会公众体验到水务品质的人性化、便捷性、舒适性,实现主动化服务。

“智慧水务”背景概况

水务综合检测预警系统

包括实时监测预警和视频监控。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实现对河道水文监测数据,水环境监测数据等的智能化管理,包括采集、传输、接收、处理、存储等功能;设备运行状态监视功能;参数设定和管理功能;实时预警功能。

城市供水智能化管理系统

城市供水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城市供水系统通常由水源、输水管渠、水厂和配水管网组成。从水源取水后,经输水管渠送入水厂进行水质处理,处理过的水加压后通过配水管网送至用户。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以支撑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业务为核心,充分依托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手段,建设以水源、取水、用水和排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环节的监测以及大江大河行政边界控制断面、水功能区监测为基础,以水利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为依托,以业务应用系统为重点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形成支持水资源管理体系的工作业务平台和决策支持环境,从而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更好地履行水资源管理职责,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科学保护目标提供支撑。

城市排水信息管理系统

具有管网分析、方案管理、空间编辑、属性编辑、模拟结果表达、数据查询、资料管理等基本功能模块,同时管网监测、管网规划设计、户线接入、管网三维、模拟结果率定、参数率定、暴雨生成等专业扩展模块。

内涝监控预警系统

集暴雨监测、水深监测、内涝风险预警、实时视频监控等功能于一体,应用于城市立交桥桥洞、各地下室、地下车库、低洼易涝区域、隧道、河流、水库等区域,能为智慧城市防汛决策提供坚实的技术保证。

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功能包括:水环境监测信息管理模块、动态水质评估模块、水质迁移扩散预测模块和多源信息综合决策模块四大部分。

水务设施信息管理系统

主要针对水务设施的设备、报表及运行状态等信息进行信息化的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管理、报表管理、运行管理等三大功能模块。

水务工程综合管理系统

主要包括泵站调度管理和水闸调度管理系统,泵站、闸站等的监控系统具有布点分散的显著特点,随着管理要求的提高,需要建立一套远程无线监控系统,以实现对泵站、闸站等区域的设备状态、仪表信号以及视频信号进行远程实时监控,以达到综合调度的目的。

【文章来源:蓝盾股份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