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乔雨

一条马路因为检查、抢修反复开挖,不仅影响交通,也造成浪费。今后,东莞将逐渐告别“拉链路”现象。昨日,第四届市规委会召开第二次专项规划与环境艺术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管廊规划》)。我市将规划建设综合管廊约339.3公里,管廊建成后检修人员可进廊作业,不再需要对马路“开膛破肚”。

  

近期建设敲定17个项目

综合管廊建设采用干线管廊、支线管廊、缆线管廊三种类型。在城区干线、支线管廊的布局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各个镇街、片区可以根据实际管线敷设的需求不断完善缆线管廊的规划布置,通过逐步的建设,有效解决电力、通信管线落地问题,最终形成中心城区的干、支、缆管廊体系。规划期内市域重点综合管廊充分发挥综合管廊的优势,保障东莞市供给类市政管线安全。

  

《管廊规划》勾勒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建设目标,近期(2018-2020年)规划建设综合管廊约14.1公里,中期(2021-2030年)规划建设57.04公里,远期(2030年以后)规划建设268公里。规划期限内,全市共建综合管廊约339.3公里。

  

近期建设的17个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南城国际商务区、水乡新城三个区域。其中,南城国际商务区近期在建6.682公里,结合新区开发,新建道路合建。东城近期计划建设2.069公里,结合高压电力线入地思路合建;中期可建13.64公里,结合新区开发,与新建道路合建。水乡新城建设项目,目前正在开展《水乡新城市政工程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总建设规模46.8公里,近期可建成约18公里。

  

南城和滨海湾新区列入重点建设镇街

《管廊规划》结合各镇街技术经济进行了具体量化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将市域层面综合管廊建设依次分为了重点建设镇街、适宜建设镇街、缓建镇街三个层面。南城、滨海湾新区为重点建设镇街,莞城、厚街、虎门、塘厦等10多个镇街被列入了适宜建设镇街。

  

《管廊规划》建议,南城和滨海湾新区可结合新区开发全面建设综合管廊;莞城、东城、水乡新城、谢岗(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寮步、虎门、厚街、松山湖(生态园)、大岭山、大朗和塘厦可选择近期重点建设区域同步实施综合管廊,待远期时机成熟再结合规划建设需求进行建设;茶山、万江、石龙、沙田、麻涌、中堂、望牛墩、洪梅、道滘、高埗、石碣、常平、东坑、桥头、企石、横沥、石排、清溪、凤岗、樟木头和黄江建议确实有具体项目需要建设综合管廊的,经科学论证分析后实施。

  

在中心城区管廊规划上,《管廊规划》依据总体规划将中心城区划分为35个街区,通过土地开发强度、用地性质、区域开发建设程度、自然条件4项指标进行打分评估,确定了中心城区的重点建设区、宜建区和缓建区。其中,南城国际商务区、总部基地片区、南城蛤地片区、万江龙湾滨江片区为综合管廊重点建设区域。

  

■热点聚焦

管线入廊分步推进 为啥好事多磨?

对《管廊规划》评审的过程中,专家委员提出了不少建议,主要集中在管廊建设的排水措施及安全保障、与城市园林工程的融合以及管线入廊等3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编制单位一一给予了回应。最终,《管廊规划》以12票通过、3票反对,通过了专家评审。

  

焦点1:管廊建成后如何保障维修人员安全?

每200米设“安全逃生区”

专家委员陈烁钊认为,管廊建设切合国家要求,规划文本详细清晰,管廊相当于地下隧道。但是,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东莞雨季容易出现内涝情况,管廊的排水问题值得关注,同时,管廊建成后,检修人员安全保障同样值得关注。

  

对此,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二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治威回应:在管廊的建设过程中结合地下空间,管廊下方3米处合理设计排水井等排水措施。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为一个3米高乘3米宽空间,人可以在管廊内自由行走,管廊内将有各种管道检测系统,设置监测区、检修口等,可随时监测管道运行情况,及时进行维修。

  

在管廊内,设有“单仓”和“双仓”,这就相当于住宅中的“单房”和“两房”布局。其中,单仓就像管廊内只有“一间房”,双仓则相当于管廊内有“两间房”。因为,从安全性考虑,“高压线缆”等一类管线会单独入“仓”,与其他普通线缆“仓”隔离开。另外,在整个管廊内,每隔200米将设置一个防火、通风、逃生区域,形成地面与地下空间的连接,一旦管廊内发生火灾、毒气泄漏或者煤气泄漏等,检修人员可从该区域逃生。

  

焦点2:只有部分管线入廊是否“杀鸡用牛刀”?

分步推进可避免资金浪费管廊空置

专家委员刘伟表示,从《管廊规划》的近期项目来看,入廊的管线并不是非常多,如果仅是解决高压线和通信线来建管廊,他感觉有些“杀鸡用牛刀”。刘伟的质疑,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对此,李治威解释,不采取一步到位将现有管线全部入廊是有原因的,借鉴了其他城市的经验,一是大量管线入廊一次性入廊前期资金投入巨大,其次有些单位管线不愿入廊,容易造成管廊空置问题。上述这些问题,在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已经出现。对此,《管廊规划》建议东莞将采取从小型化到中型化、全体化的管线入廊步骤,确保管线入廊工作稳步推进。

  

焦点3:如何解决工程交叉问题?

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并采取一定避让措施

专家委员陈云鹏建议,大部分管廊距离地面仅2.5米,应合理解决管廊与城市绿化景观、地铁、国防措施等工程的相容性,建议管廊建设采取一定措施避让。

  

李治威表示,管廊建设过程中,将会与城市景观带等区域进行避让。同时,综合管廊将尽可能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采用开槽施工方式,先进行综合管廊建设,后进行道路铺设和附属设施架设工作,并协调管线的产权单位如电力、通讯、给水等有关部门入廊。


【文章来源:东莞阳光网】